让中医药讲好“现代话”——来自第四届中医药国际发展大会的观察

智珠在握 2024-05-29 73954人围观

  天津5月10日电(记者刘惟真、柳媛)“数智本草”中医药大模型正式发布,帮助研究者完成中医药理论证据的挖掘总结;综合性信息分析平台“星斗云”如同中医药数据“图书馆”,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中药研发……9日在天津召开的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暨第四届中医药国际发展大会上,不少与中医药行业深度融合的智能科技成果令人瞩目。 

  传统中医药既要加速“现代化”,更要讲好“现代话”。在科技赋能下,我国中医药产业传承与创新并重。 

  传统与新技术结合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主校区的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数名工作人员忙碌地在中药组分高通量制备平台“海河一号”与中药组分高通筛选平台“海河二号”前开展着实验分析。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带领下,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的研究重点,就是把传统中医药与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通过打造智能化技术平台、自主研制装备机器人等新技术,分析中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以完整技术体系助力中医药的研发。 

  “中药作用机理虽然能用中医理论解释清楚,但是要用现代语言条分缕析、让大家更好接受,仍然需要多下功夫。”张伯礼说,随着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进程的推进,加强研究论证,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将中医药几千年的经验与疗效说清楚、讲明白,是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会上作报告。记者 李然 摄

  “中医药发展守正创新,就是在坚守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为古老的中医药插上时代与科技的翅膀。”张伯礼说,“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和技术方法,巩固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 

  据介绍,目前,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已储备中药组分6万余份,研制几十个组分中药新药,完成百余种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还有几十种中成药二次开发正在推进。 

  AI推动“老树开新花” 

  坐落于渤海湾畔的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中医现代化诊疗设备和中医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企业研发的“中医四诊智能诊断系统”已在数千家医疗机构与不少场景落地应用。 

  公司负责人周鹏说,“中医四诊智能诊断系统”能将中医问诊、脉诊、舌诊、面诊等整合于一体,可在几秒钟内完成医疗信息的整理分析。 

  “此前,中医诊疗主要依靠医生的个人经验,而通过机器深度学习、提炼生理病理参数并展开分析计算,智能化诊断能够有效辅助中医望闻问切、‘对症下药’,为中医药临床实践添智赋能。”周鹏说。 

  如今,公司还在与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加大合作力度,通过强大的算力“底座”,支撑人工智能分析诊断模型的训练与迭代更新。

与会者参观医疗设备。记者 李然 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等与会人士认为,中医药作为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动能。其与新一代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有利于更好地揭示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加快培育中医药新质生产力。 

  创新发展“走出去” 

  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颗粒等药品获得8项国际注册批准;持续构建复方中药国际申报技术路径和研究平台,在47个国家和地区获得503个注册批件……近年来,扎根天津的本土医药企业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帆出海”,持续推动现代中药国际化发展。 

  “创新出海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凯境说,得益于重大新药创制、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和医保支付制度等方面的政策引领,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我国医药创新体系也与国际接轨、互认升级,为企业实施国际化研发策略、全球同步研发和注册创造了条件。

图为大会现场一景。记者 李然 摄

  在国内构建中医药大健康数字生态圈的同时,企业也在国际上通过数智技术推广中医药。天士力互联网医院能够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合作医疗单位提供线上中医药诊疗服务,让更多海外消费者更科学、更规范地享受到中医药带来的健康与便利。 

  闫凯境认为,本土药企在全球化“深海”中奋楫争先的时代正在到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在创新药物研究模式、数字化质量控制管理、代表性成果总结等方面实现更大作为。”

站点信息
  • 文章总数:3637
  • 页面总数:1
  • 分类总数:8
  • 标签总数:925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96356786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