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红利无处不在,性价比更高、体验感更好
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归实体消费
“玩实不玩虚”,线下消费回归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已在路上,众所周知,这场大促起于电商、兴于电商,长久以来线上渠道始终为绝对主角。不过,随着实体商业持续转型升级以及线下渠道数字化发展,零售大促的竞争格局或将发生微妙的变化。
眼下,被视为消费市场主导者的年轻人逐渐发现,“线下比线上贵”的固有印象正被打破,同款商品往往线下性价比更高,且能收获更丰富的消费体验。
“商场‘卷’起来,电商也害怕”
虽然目前才10月中旬,京东和天猫两大电商平台的“双11”活动时间表已经出炉,分别将于10月23日、24日开启预售。
这几日,南京姑娘沈雨涵已经开始做起购物功课。她惊讶地发现,去年底在商场购买的一款蓝色牛角扣大衣,仍在电商平台上销售,而且“品牌钜惠”券后价比当初的购买价还贵上200元。
“赚大了!”沈雨涵笑着告诉记者,为了避免退换货的麻烦,去年“双11”期间,她特意去逛了一圈商场,打算试中合适的衣服再到网上买,“毕竟网上会便宜些嘛!”这件蓝色大衣上身后,沈雨涵满心喜欢:衣服原价为2119元,6折促销价为1271元。“我再考虑下”,她转身想走,却被店员喊住了:“你放心,我们的价格只会比线上便宜,你可以带一件。”
当着店员的面,沈雨涵打开了该品牌官方旗舰店,果真同款大衣线上比线下贵400元,她当即决定拿下。让她没想到的是,时隔近一年,这件衣服的“商场价”仍然比“电商价”便宜。
沈雨涵直言,“我们是跟随电商平台成长的一代人,冲着价格便宜、品种丰富,一直习惯于网上购物。但有了这次购物经验,我感觉不妨也看看线下,或许能得到更佳的体验。”
深有同感的还有南京网友“miboo”。她发给记者的照片显示,由于商场促销活动力度惊人,其在线下购买的一双渔夫鞋成交价为1180元,电商平台的销售价高达2950元,“打了五折还带拐弯,一旦商场‘卷’起来,电商也比不过!”
“玩实不玩虚”,线下消费回归
事实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现,线下红利无处不在。
张先生喜欢吃家门口一家小店的米线,外卖平台的订单记录显示,一份水煮肉片米线的价格为35元,打包费为3元,用户配送费为2.5元(多数情况下免收),店铺满减优惠7元,算下来实际付款31元。不过,前不久他刚好路过此店,就选择了堂食,水煮肉片米线的店内消费价格只有25元,相比外卖价足足便宜了10元!“实体店的成本要高于外卖渠道,为什么堂食比外卖便宜这么多?”张先生难掩疑惑。
王小姐是南京某大型超市的会员,会员卡年费为258元。此前,她都是通过手机App续办会员卡,直至几天前,她走进超市,有工作人员迎面走来:“办会员卡吗?只要办了,可以免费拿份水果。”王女士不禁动心,相比线上开卡的无优惠,她在线下“赚回”了一盒售价为32元的冬枣。
今年暑假,许女士一家到武汉去玩,她通过在线旅游酒店平台预订了某酒店的一套双床房,价格为每晚260元。办理入住时,她抬头望了一眼,酒店大堂悬挂的价目表显示,该套房间的标价比网上预订价还要少40元钱。酒店经理主动加了许女士微信,“你只订了一晚,后面几天可以直接通过我们订房,能便宜一两百元!”
除了明显的价格优势,与线上渠道相比,年轻人可以在线下实体零售店更为真实地感知产品,不需要做“复杂的优惠算术题”,也能直接即买即走,难怪越来越多年轻人高呼“线下消费真香!”
不是卖便宜货,而是好货卖便宜
“线下比线上贵”的固有印象如何被打破?
记者接触的南京小吃店老板透露,店家做外卖生意的成本包括平台抽成、骑手配送、网络营销等,考虑消费者遇到配送费过高的店铺都会跳过,外卖平台显示骑手配送费多数是免收,但这个支出实实在在发生。所以,店家只能通过调高价格来保障收入。与此同时,店内启用自助点餐、智能结算系统、洗碗机等,用工成本有所缩减。“一增一减”之间,加上店家也不希望过多依赖外卖平台引流,导致堂食价格反而低于外卖价格。
面对电商的咄咄逼人,大型商超也通过拓展业态、改进经营模式应对消费市场的变化。比如,今年以来折扣零售风起,10月13日,某知名超市宣布下调线下门店的5000多款商品价格,对乳制品、饼干、方便速食等多个品类在内的商品设置“线下专享价”,价格普遍降低两成。按照负责人的说法,“折扣化不是卖便宜货,而是通过垂直供应链建设,把好货卖便宜。”
德勤发布的《2023中国消费者洞察与市场展望白皮书》显示,“我买的都是我真实需要的东西”和“我乐于寻找性价比最高的品牌和产品”,成为主流消费观念。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商行业流量红利见顶,线上对线下的挤占正在逐渐减小。同时,随着线下实体商业转型升级和全渠道数字化发展,以及线下功能的充分挖掘,更多的消费者逐渐回归实体商业,线下商业正在迎来新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电商平台也从线上走到线下,持续推进本地生活服务和到家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已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