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瑚滢 通讯员 王峰) 在余杭,绿水青山是什么?它是百丈竹林、径山茶园各种深浅不同的绿;是湿地草荡鹭鸟翩飞;是全区市控以上断面水质均达到III类及以上,达标率100%;环境空气优良率93.7%;更是2022年实现绿色发展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698.7亿元,“绿水青山”在这里真正转变成了“金山银山”。
多年来,余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进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持续改善水、气、土环境质量,多维度打造生态保护特色亮点,率先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绿色助企十二条措施》,被评为2022年度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单位,喜获“五水共治”工作“大禹鼎”银鼎、浙江省“无废城市”清源杯……在余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正在照进现实。
节能减排 助企“绿色”转型
“这个蒙砂工艺废水产生量太大了,在环境保护和经济成本上也有很大的劣势,我们建议不再使用,更换新的工艺。”近日,杭州某工艺玻璃制造公司因配套的蒙砂工艺废水产生量较大,被列入杭州市2021年度水重点排污单位名单。如何转型升级才能降低污染物排放问题?由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国内C9联盟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以及环境监测、环保审批、环境执法等方面的高精尖人才组成的余杭生态环境“硕士服务团”成员多次来到该企业,实地踏勘和集中会诊,为该企业提供了在保留玻璃瓶生产的基础上,引进新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排污问题,一年还可以为公司节约30万元成本。
如今,余杭生态环境“硕士服务团”的足迹已遍布余杭各地,为基层各镇街、社区、企业、群众等提供服务,团队还制定了“环保咨询日”活动、“硕士在线答”项目、“亲情服务式”下沉、“集中会诊式”解答、“建言献策式”提升等特色服务内容。
除了精准帮扶,今年5月开始,签署《廉洁从政告知书》和《廉洁诚信从业承诺书》就成了生态环境监测站与企业合作的“门槛”之一。双方将在各自提高廉洁自律意识的基础上,进行互相监督,为守住环境监测廉政底线上“双保险”。
今年初,余杭还制定出台了“绿色助企十二条”措施,从优化环评审批、优化执法监管、优化包容审慎、优化环保服务等四个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余杭“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修复 绘就“绿色”画卷
这个暑假,一批批研学团队走进径山镇镜潭湖湿地公园,沿着一条新打造的长度达3.9公里的绿道,沉浸式体验生物多样性。绿道沿线种植了不少湿生、水生植物,还串联起观鸟平台、拱桥、科普宣传长廊等配套场所,一步一景、水光相映,美不胜收。(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记者了解到,原本这里杂草丛生,经过改造滩涂地、提升河道水质等生态环境修复工作,这片湿地才升级为生物多样性的涵养地,村民和游客才有了这优质的绿色休闲空间。生态修复后,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今年上半年,这条绿道就已迎接游客达182万人次。
在余杭,随着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持续加码,生态与民生福祉也不断实现共联,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娱乐、观赏与体验等多种功能的文旅产业,让市民从家中走向户外,从城市走向自然,从“赏绿”变为“享绿”。
近年来,随着余杭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兽类、鱼类、鸟类、植物等各种珍稀生物扎根此地,赤腹松鼠、猪獾、华南兔等动物曾多次被拍摄与记录到;大吴风草、无患子、角堇、龟甲冬青等植物频频“现身”;纺锤爪鬼笔、裂褶菌、漏斗多孔菌等大型真菌孕育生长……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无废”理念 深入“毛细血管”
“晚上是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的时候,我们下属中队通过卫星遥感发现有企业上空甲醛浓度异常,为了严防企业利用这一时间违规生产、违法排污,我们选择在夜色中出发,对附近工业区内企业开展夜间突击检查,精准定位废气处理设施使用状态异常的企业。”时值杭州第19届亚运会筹备工作的最后冲刺阶段,余杭启动“雷霆一号”专项执法行动,采取夜间执法、交叉检查、联合行动等多种方式,以VOCs废气收集、治理情况,废气旁路排放、处理设施运行、第三方监测数据真实性等为重点,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为了高标准做好杭州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今年以来,我区印发《余杭区“迎亚运·促转型”大气污染问题排查整治与攻坚专项行动方案》,拟定《迎亚运环境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计划》,开展亚运场馆周边噪声源排查,明确建筑工地、道路交通管控目标,加快推进省市下达的57家重点VOCs企业整治任务以及“两车”淘汰工作。同时打好水污染和固废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余杭区2023年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将“无废亚运”理念向学校、工厂、服务业等拓展延伸,保障会期生活垃圾增长所需的暂存空间。
除了将“无废”理念融入赛事保障全过程,近年来,余杭还结合区域特色,形成了资源回收利用“虎哥模式”、废旧家电处置“盛唐模式”、畜禽粪污利用“PPP模式”、垃圾焚烧处置“光大模式”、环保设施共享“生态补偿模式”五大“余杭模式”。截至目前,共建成13大领域90个“无废细胞”,4个模式入选浙江省“无废城市”巡礼(无废之窗)、3项技术分别入选生态环境部及浙江省“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全区工业固废安全处理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逐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