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这套两千多年前的树形灯,精巧又实用

智珠在握 2025-03-28 71292人围观

  【“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这些“神树”系列】

  【编者按】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天里,广袤中华大地迎来植树造林好时节。对于树木的信仰,是人类早期常见的自然信仰之一。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5件与树有关的文物,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其中蕴含的信仰与文明。

(点击海报,聆听文物故事) 

  “我既是西汉时期实用的‘落地灯’,又承载着彼时人们对远古传说的浪漫想象——东海中有棵高大的神树,由两棵桑树相互扶持生长而成,得名扶桑。十个太阳栖于树上,金乌每天驮负其中一日巡天,人们便得以见到日出东方之景……当我身上的十盏烛光亮起,扶桑神树、金乌负日的神话,仿佛现于眼前。”

  ——来自扶桑树形铜灯的自述

  文物简介:

  西汉扶桑树形铜灯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灯作扶桑树形,主干为圆柱形,上细下粗,下端为宝瓶形,覆盘形底座。主干分两层向外伸出九条枝干,每枝顶端托一桑叶形灯盏,主干顶端置金鸟形灯盏,中心均有插蜡锥。枝干有长短,上层短、下层长,上下之间互相错叠、不重复,枝干的粗端刻有“X”形符号。干、枝、叶、鸟分别铸造,通过榫卯套合为一体,可以自由装卸。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扶桑是太阳栖息的神树。扶桑树形铜灯依据《山海经》海外东经中“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等记载而铸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李春鹏  统筹:唐颖 储佩君  文案:孔繁鑫  制作:李飞 曾震宇  设计:杜丹

  联合出品: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题

阅读剩余全文()
站点信息
  • 文章总数:3972
  • 页面总数:1
  • 分类总数:8
  • 标签总数:925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134714337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