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必须守住的,改变可以改变的丨AIIC2024

智珠在握 2024-11-28 66948人围观


11月22日,海南・海口,AIIC2024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开幕。


大会的主题“传承经典 创新无界”,是基于中国酒业发展行情而作出的科学论断。从开幕式到随后举办的全体大会,从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到企业代表,每位嘉宾都以亲身经历、多重角度诠释这一主题,致力于让每位酒业人明确认识到:守住必须守住的,改变可以改变的,酒业方会有更光明的未来



正确认识当下的酒业发展


首先是要坚信酒业长期向好的趋势


2024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保持着稳中有进态势,消费市场呈现积极向上的活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6万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6%;其中,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206元,增长7.1%,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30.1%;产业数据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国内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298.0万千升,同比增长2.3%,呈稳健小幅增长态势。


王新国


对此,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在大会开幕式明确表示,酒类消费作为民生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文化符号的价值属性不会变,酒业长期向好的趋势,同样不会改变


同时,对于市场压力加剧、厂商矛盾凸显的本轮酒业调整,王新国提出应当全面看待。


它是酒业前期高速增长的“消化期”。2018年,全国酿酒行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8122.74亿元,其中白酒营收5363.8亿元。到2023年,酒业总营收增至1.08万亿元,历史首次超越万亿大关,其中白酒营收达到7563亿元,五年间增幅分别高达33.3%和41.0%,明显高于国内同期经济增长数据。此间形成的渠道库存,仍在有序消化过程中。


它是酒业面对新环境的“适应期”。从消费群体看,80后、90后逐渐成为酒类消费主力人群,其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大不同于以往;从市场结构看,中档产品消费大幅增长,“橄榄形态”更加明显,“质价比”成为重要竞争力;从渠道形态看,电商、直播等新渠道形式方兴未艾,对传统渠道形成了补充、丰富、优化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规范、管理等一些阶段性问题。这些都是酒业需要调整、适应的现实挑战。


它是酒业面向新空间的“开拓期”。在目前较为成熟的市场格局基础上,酒业今后的增量发展,有必要加强对新群体、新区域、新品类、新场景等方面的开拓探索,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美好生活,适应更加多元化、多样性的消费需求,创造更丰富的市场和社会价值。


在对酒业当下发展保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王新国表示,酒类企业必须求新求变,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创新求变的N条路径


首要一点便是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明确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毋庸置疑,酒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时代命题。


吴忠泽


科技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吴忠泽提出,科技创新赋能酒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要把数实融合作为培育壮大酒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融合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装备对传统工艺的完美再现,最终达到基酒质量的优质、稳定和持续提升,在创新中形成新优势。


走出去,打造国际化品牌,也是酒业未来品牌竞争至关重要的一大护城河


赵萍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介绍,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实现总产量629万千升、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出口量占比0.24%,出口额占比0.74%,中国酒业品牌出海还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


赵萍特别提到,2024年酒企密集布局国际化成效显著,前三季度,中国酒业出口的数量达到5.6亿升,同比增长了7.45%;出口额达到13.74亿美元,同比增长更高达8.9%,出口额增速超越前三季度外贸出口增速,“酒类品牌出海,已经走在了平均水平之上。”


酒业高质量发展圆桌会,从左到右依次为:秦书尧、田勇、马纯良、彼得・利扎克、肯尼思・拉巴莱、刘进、严本涛、黄鹂强


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彼得・利扎克,莱索托王国驻华大使肯尼思・拉巴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原司长,全国食品质量控制和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纯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鹂强在圆桌论坛上分享了对于中国白酒品牌出海过程中,文化表达、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创新建议,圆桌会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主持。


而谈到中国品牌出海,海南的地位不可忽视。


陈鸿亮


海南省贸促会二级巡视员陈鸿亮表示,海南自贸港正在加速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境内外投资中国的新热土。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作为长期落户海南的省级重点会展项目,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据陈鸿亮透露,前三届AIIC大会的召开,让国内外酒企看到了海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贸港建设的政策优势,吸引了众多酒企和资金来海南投资兴业。


产区化,对于酒业而言,无论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还是品牌向国际化突进,都是重要且高效的路径


贵州省仁怀市委常委、贵州仁怀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进,贵州省习水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习水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田勇,贵州赤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严本涛在圆桌论坛上分享了基于产区优势的产区创新打造思路。


深化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借助资本力量推动酒业创新,也是关注的焦点所在


近两年来,沛华集团累计投资了4家白酒企业和6家食品饮料企业。其中,今年6月,沛华集团收购了茅台镇天长帝酒厂,成为古恒酒业的控股股东。


王仁果


作为曾经的四川地产大佬,沛华集团董事长王仁果今年持续加码白酒赛道引起广泛关注。面对新趋势,王仁果称:“沛华集团对食品饮料行业,尤其是酒业的稳健增长需求和政策利好的支持持乐观态度,酒业的创新与品质升级空间巨大,提供了新机会。”


该守住的必须守住!


数字化、国际化、产区化……酒业创新的路径不一而足,但所有的创新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守住传统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万波在“茅台品质传承与创新实践”主旨演讲中提出,茅台之所以能够在酒业中独树一帜,得益于其三方面显著优势:产区的独特性、工法的科学性以及基酒多样性与产品稳定性


万波


通过万波的介绍,我们发现,茅台在生产酿造过程中,融合使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手段,包括二硫化碳萃取气相色谱技术实现水质的监测分析、建立了“地空天”一体化监测网络监控微生物生长条件、构建茅台有机高粱基地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等,但并不是为了改变,而全都是为了守住产区的自然生态,守护茅台的独特性


为了保护茅台酒赖以生存的赤水河生态,茅台共开展了38项生态相关研究课题,发表了46篇专业论文,申请了15项发明专利,并制修订了3项国家标准和7项团体标准。茅台还将年度营收的1.5%作为环保专项资金,累计出资4亿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


万波还在会上表示,茅台会继续深化“让传承的更传统,让创新的更现代”的理念。


以茅台为代表,仁怀产区也将“生态基础最牢固、生产工艺最独特、产品品质最卓越、标准体系最权威、产区品牌最响亮、酱酒文化最鲜明”的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作为打造目标。


习水产区在通过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的同时,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精选优质的原料,依托区域独特的生态和微生物环境,严格遵守12987的传统酿造工艺,确保产区酿造的每一瓶酒都是生态酒、优质酒、健康酒、品牌酒


作为一个正在崭露头角的新兴酱酒产区,赤水产区也明确将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坚持以品质赢得口碑,以品质夺取市场,以品质支撑黄金酱酒之名,持续打造赤水河下游酱香白酒黄金产区。


可以看到,所有嘉宾或理论、或实战,或业内、或业外,或国际、或区域……都在向酒业传达着同一个信号:传承是创新之基,创新是传承之翼。没有创新,传承也只是拾人牙慧;没有传承,创新就是无源之水


正如吴忠泽所言,要正确把握酒业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尤其强调要坚持传统酒业原创思维,保证产地、原料、工艺和品质“四大正宗”,在守正基础上创新,才能让千年传承的白酒酿造智慧不断发扬光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fund

站点信息
  • 文章总数:3637
  • 页面总数:1
  • 分类总数:8
  • 标签总数:925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96356786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