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忠诚与信仰炼成金子!《炼狱》北京读者见面会在北大红楼举行

智珠在握 2024-01-17 5425人围观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1月16日,从北京到息烽:把忠诚与信仰炼成了金子——何建明新作《炼狱》北京读者见面会在北大红楼举行。作为贵阳红色文化题材纪实文学力作,这是该作品首次走进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北大红楼。

《炼狱》北京读者见面会由作家出版社、贵阳市委宣传部、海淀区图书馆(北馆)主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承办。据了解,《炼狱》由贵阳市委宣传部邀请委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作家何建明创作,旨在深入挖掘和发扬好本地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激发昂扬斗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新篇章凝心聚力。

《炼狱》首次披露了息烽集中营的来龙去脉,通过独家史料、历史细节、幸存革命者采访等多维度,生动描绘了关押在息烽集中营的韩子栋、黄显声、罗世文、许晓轩、张露萍、“小萝卜头”等革命者的人物群像,展现了他们在敌人软硬攻势下,在迫害与反迫害、软化与反软化的斗争中,都始终坚持初心、积极抗争、永不叛党的形象,深情歌颂了他们敢于斗争、巧于斗争,坚持信仰、绝对忠诚的“炼狱精神”。

炼狱,炼就的是摧不垮的意志和誓死不回头的信仰;炼狱,炼就的是高尚的情操和更加坚毅的品质。“如果没有息烽集中营,红岩故事和红岩精神是残缺的、不足的。息烽集中营的故事,是红岩精神的前奏。”在何建明看来,关押在息烽集中营中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在与敌人的较量和斗争中呈现的信仰精神和战斗意志,足可以形成独立和完整的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精神体系,这一体系既与“红岩精神”具有一体性,同时又具有其很不相同的“息烽精神”的独特性。

对于《炼狱》描述的“息烽精神”,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教研室主任、海淀区作协副主席张志强从故事(内容)、话语(形式)两个方面分享了对《炼狱》的看法。他认为,《炼狱》找到了一个让大众能够接受的一种叙事方式,用大量的事实性的空间描述,描写了一批有着信仰的人们,用自己的主义与信仰在不自由的空间里建立起了一座丰碑。他们没有被空间的束缚改变,相反,在狭窄的炼狱里,突破了那些人为的边界,在精神的天空建立起更为神圣的领地,创造出了更为壮烈的生命。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表示,作为历史符号,北大红楼是红色基因的源头,是初心使命的启程。《炼狱》北京读者见面会选择在这里举行,重温五四精神、炼狱精神,具有特别的意义。

活动现场,何建明在为北大红楼和海淀区图书馆赠书后,与现场读者展开了互动,分享了《炼狱》采写过程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故事以及写作经验和教训。

据悉,贵阳市是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沃土,英勇的革命先辈们曾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斗,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传播好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近年来,贵阳市聚焦经典红色题材,从影视、文学、舞蹈等多角度、多领域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挖掘创作。

红色资源是贵阳贵安的宝贵财富,弘扬红色文化是建设文化贵阳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贵阳贵安将持续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转换、研究等工作,不断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动力,为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贡献省会力量。

站点信息
  • 文章总数:3120
  • 页面总数:1
  • 分类总数:8
  • 标签总数:925
  • 评论总数:0
  • 浏览总数:38879332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