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8月31日,国铁集团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财务决算。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5807亿元,同比增加950亿元、增长19.6%,净利润同比减亏693亿元,整体经营结果好于预期;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实现持续增长,货物发送量保持高位运行,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超额完成,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是旅客发送量实现持续增长。适应疫情平稳转段后客运市场变化,科学制定客车开行方案,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推出按年龄实行儿童优惠票、12306在线选铺试点、学生优惠票资质在线核验等服务新举措,不断改善旅客出行体验。在清明、五一、端午小长假,采取增开夜间高铁、动卧列车、普速旅客列车等方式,较好满足了旅客假日集中出行需求。上半年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9311列,发送旅客16.9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4.4%、122.4%;二季度发送旅客较一季度实现大幅攀升,其中4月29日发送旅客1891.4万人次,创国家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二是货物发送量保持高位运行。稳固拓展大宗货源基本盘,全力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积极推进公转铁实施。充分发挥铁路煤炭运输骨干作用,用好大秦、唐包、瓦日、浩吉、兰新铁路等北煤南运、西煤东运主通道,持续增开货物列车,提升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煤炭主产区外运能力。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0.53亿吨,同比增长1.6%;其中电煤7.77亿吨,同比增长13.1%。统筹安排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精心实施京津冀重点港口集疏港物资“公转铁”方案,为货运增量提供支撑。上半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9.3亿吨,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三是铁路规划建设高质量推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铁路重大工程项目,突出补短板、强弱项、重配套,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紧盯重点在建项目,科学调配设备、人力等建设资源,优化施工组织安排,强化现场督导检查,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的沟通协调,积极推进征地拆迁、市政配套建设和外部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力完成建设投资和实物工作量。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同比增长6.9%,乌鲁木齐至将军庙铁路扩能改造、兰新高铁兰州至西宁段提质和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等项目如期投产,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福州至厦门、沪宁沿江高铁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四是科技创新成效突出。组建铁路科技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铁路科技创新整体合力;稳步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高质量完成时速400公里各运营场景试验验证,实现明线单列时速453公里、交会时速891公里运行,关键部件试验测试取得良好成效;加快推进智能高铁2.0版科技攻关、基于5G系统的列车控制系统研制和铁路北斗系统应用等项目,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
五是服务国家战略有力有效。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完成满洲里口岸新建国际货场、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改造等一批铁路口岸扩能项目,持续优化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开行,上半年共开行中欧班列8624列、发送93.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29%;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42.4万标箱,同比增长10.4%;雅万高铁工程建设进入收尾阶段,综合检测列车按设计时速350公里成功运行;中老铁路安全稳定运营,成功开行昆明至万象间国际旅客列车,上半年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运输货物960万吨,其中跨境旅客3.3万人、跨境货物230万吨。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上半年老少边及脱贫地区完成铁路基建投资1638.88亿元。着力抓好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和运输服务,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
该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国铁集团整体经营结果好于预期,主要得益于经济社会发展回升向好和铁路运输提质增能创效,运输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335亿元、增长44.3%,其中客运收入2248亿元、同比增长133%。同时,合资铁路公司经营状况大为好转,盈利合资公司55家,盈利总额385亿元,同比增加337亿元。
国铁集团财务部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国铁集团负债率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降至66.17%,主要得益于积极推进权益性融资,资本运营成效显著。铁路负债主要是建设投资负债,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经营性负债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对应的是优质资产,铁路客货运输、多元经营现金流稳定,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债务风险稳定可控。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切实履行国铁企业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坚决完成年度各项任务目标,在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上取得新成效,以实际行动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