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正当时
追求富裕是众多乡村百姓的共同愿望
“富”字下部是“一口田”
意思是要有地种、有饭吃
在全州县两河镇
有一个村就叫大田村
依靠着耕种大块良田
从古至今
那里的百姓衣食无忧,且文脉兴盛
大田村的迎送亭,为村民迎来送往的必经之处。
村前有一石拱桥,村民称为大桥,已有数百年历史。过桥后沿着村道步行数百米,在村口前江畔见到了一座古老的亭子,名为迎送亭。
大田村副支书邓卯雄告诉记者,该亭为村民迎来送往必经之处,也是村民婚丧嫁娶必经之地。
现存的亭子为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修。在亭子下的碑文上,记者看到了《重修迎送亭碑记》。
碑文称,该亭重修之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至于该亭究竟是何时所建,已不可考。
据了解,大田村自古为湘桂两地经商往来的必经之处,往来客商都要横穿大田村的老街。宋元明清时期,大田村的老街多为商铺和客栈。目前遗存村中的古民居和祠堂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探究村名的由来
邓卯雄说,大田村为邓氏单姓聚居村落,前些年重修了族谱,名为《邓氏族谱——大田支脉分布线》。族谱上记载,大田村的先民在宋神宗元丰三年,也就是公元1080年,由乌山(今为灌阳县文市镇会湘村,也叫会湘桥村)迁居大田。
村名为何叫大田,族谱中并没有相关记载。但邓卯雄告诉记者一些口口相传的故事,却可以道出大田村名的由来。
大田村是两河镇有名的粮食产区,就是因为本村有着大块的良田。“小时候我就听长辈们说,我们村的田大,最大的一块可以用‘十垄大丘’来形容。‘垄’就是6-8分田,‘十垄’就相当于6-8亩田。”村有大块良田,村名就有了来由。
为了佐证自己所言非虚,邓卯雄请来村里的耄耋老者邓幼生。老人说,大田村之所以取名大田,确因村中有不少大块的良田。在众多大块良田中,最大者为“十垄大丘”,此外还有不少“七垄大丘”“九垄大丘”。因为村庄得到会湘河的灌溉,常年不旱不涝,粮食年年丰收。最让村民自豪的是,大田块的粮食产量也很不错。近些年来,亩产1200斤的算是普通,最高者达亩产1500斤,令周边村民羡慕不已。
记者通过航拍看到,大田村被青山和众多大块良田环绕。此外,村中保存的众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也清晰可见。
重温兴盛文脉
一千多年来,大块良田让大田村村民衣食无忧。
不过,真正让大田村扬名千古的是这里兴盛的文脉。相关史料记载,全州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书院名璜溪书院,正是前贤邓宁民所建。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进士邓宁民在桐木冲(今属大田村)创办民办书院——太极书院。因书院靠近发源于大田村邻村的璜江,后更名为“璜溪书院”。
全州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书院璜溪书院,是前贤邓宁民所建。书院遗址上的石碑刻有孔子画像,见证着书院的过往。
在邓卯雄的带领下,记者穿过蜿蜒田埂路,来到璜溪书院旧址。因为年代久远,书院早已荒废。残存的书院墙根,也散落在荒草中。不过,在草丛中记者看到了一块刻有孔子画像的石碑,上面清晰可见“唐吴道子筆”这五个字。相关史料记载,璜溪书院分前后廊,讲堂居中,上方奉唐吴道子所绘孔子圣像,右刻书院建立始末及邓宁民画像。大田村及周边厚村、美田村、田乾村一带曾出了举人、进士数十名,与该书院教育之功密不可分。
此外,《邓氏族谱——大田支脉分布线》记载,大田村邓氏家族曾有过“一门三进士、七科八举人”的辉煌。该村文脉之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站在迎送亭下,目之所及,是随着清风起伏的稻浪。而当记者在荒草中找寻到古时书院的痕迹时,一边感慨沧海桑田,一边不得不敬佩时光的大浪淘沙功能。那些闪耀的人物虽然会被历史淹没,但是会被他们生活过的村庄及后人铭记。一如那些年年丰收的稻谷,年年如是,却历久常新。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秦丽云 见习记者何月 通讯员邓琳 蒋儒文)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